深圳热线

“无基可管”的基金经理们

2023-10-18 13:18:44 来源:中国网财经

来源:上海证券报


【资料图】

在公募基金经理数量超过3000位的当下,一场针对基金经理的洗牌已悄然发生。

今年以来,超200只基金陆续清盘。在这些基金挥手告别舞台的同时,部分基金经理面临着“无基可管”的尴尬处境。与此同时,一些基金经理虽尚未沦为“光杆司令”,但旗下在管基金仅有一只,并且规模早已不足5000万元,职业生涯岌岌可危。

这场洗牌来得猝不及防,却在情理之中。当前基金经理数量已突破3000人,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新锐力量的不断加入以及基金产品新陈代谢的加快,基金经理的优胜劣汰势必加速。

多位基金经理“无基可管”

近日,恒生前海基金发布第二次提示性公告称,将以通讯方式召开恒生前海恒生沪深港通细分行业龙头指数基金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规模只有3000多万元。

若此次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的终止基金合同相关事项获表决通过并生效,该基金将进入清算程序。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是基金经理杨伟目前唯一在管的公募产品,杨伟管理的另一只基金恒生前海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已在今年9月终止运作。

面临“无基可管”窘境的不止是杨伟一人。2021年2月,在担任多年研究员后,陈卫国被提拔为基金经理,接管安信盈利驱动股票,这也是他管理的唯一一只基金。然而,该基金表现不佳。今年5月底,安信基金发布了《安信盈利驱动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清算报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显示,陈卫国当前仍在安信基金任职,但他下一只管理的新基金尚未有着落。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今年以来清盘的基金数量达到209只,而去年同期仅为146只。随着上述基金的离场,目前至少有10位基金经理“无基可管”。

与此同时,多位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产品处于清盘边缘,一旦这些基金后续无法“长大”,他们也同样面临“生存危机”。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二季度末,超过500位基金经理在管基金规模低于2亿元。其中,近百位基金经理旗下只有一只产品,并且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

“近两年权益市场较为低迷,基金业绩不佳,港股主题基金更是‘伤情’严重。受此影响,部分基民为了减少损失而选择赎回,导致一些基金规模大幅下降。实力弱、规模小的基金最先受创清盘。”盈米基金蜂鸟研究员谭瑶说。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的看法也较为相似。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认为,一方面,资金倾向于投向业绩相对更加出色的基金经理,这使得部分业绩相对不佳的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不断缩小。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内部也倾向于更换管理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这一点在市场行情较好时表现得不明显,一旦市场遇冷,则会加速表现出来。因此,从长期来看,基金经理的管理业绩是影响管理规模的决定性因素。

优胜劣汰势不可挡

在部分基金经理遭遇“生存危机”的背后,是近几年基金经理队伍的快速扩容。据天相投顾统计,10年前,即2013年底,公募基金经理数量为1017位。2018年,基金经理数量突破2000位。短短3年时间,2021年基金经理数量再度突破3000位。从最新情况来看,截至今年10月16日,基金经理数量高达3579位。

新人快速涌入,已占据半壁江山。天相投顾数据显示,44.51%的基金经理担任基金经理年限不足3年,61.53%的基金经理担任基金经理年限不足5年。

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王祎认为,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日益旺盛,对基金经理的需求也在增长。这几年,行业涌现出不少新锐基金经理,他们对新鲜事物和新兴产业可能更感兴趣,也理解得更快。

不过,谭瑶直言,新锐力量的加入加剧了基金经理之间的竞争,优秀基金经理得到市场追捧,部分基金经理则因业绩表现不佳而被市场淘汰。

在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孙桂平看来,作为金融行业中收入较高的群体,基金经理之间竞争较为激烈,进入门槛较高,考核要求也较高,导致基金经理群体流动性较强。每年入职或者离职的基金经理数量都不在少数,新老更替加速。

面对骤增的基金经理数量,市场关注的是:基金经理数量是否已经饱和?

“目前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超过11000只,从数量来看,平均每个基金经理管理超过3只产品。虽然从这一数据来看,尚未达到饱和程度,但从基金经理管理规模来看,马太效应显著。”据孙桂平测算,管理规模排名前15%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占全部基金经理管理规模的比例为77%,而后15%的基金经理合计管理规模仅占全部基金经理管理规模的0.11%。未来随着指数基金规模的持续增长,该现象可能更为明显。

谈及部分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较少的原因,孙桂平解释道,新任职基金经理通常投资经验不是很丰富,因此在职业生涯初期,管理规模不会很大。而对老基金经理而言,有些基金经理在公募基金职业生涯中,由于投资能力不足、投资风格与市场行情不契合、基金公司营销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其管理规模不大或明显下滑。

沪上某基金公司负责人坦言,当前基金产品数量远超上市公司数量。部分基金由于业绩不佳,缺乏竞争力,已沦为迷你基金。随着基金产品新陈代谢的加快,基金经理的优胜劣汰也将加速。

终身学习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近几年ETF的爆发式增长,对主动管理类基金经理的职业生涯带来了更大挑战。2020年10月ETF整体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而最新数据显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ETF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

王祎表示,ETF管理费低,挂钩相关指数,不用担心基金经理变动和风格漂移。相比之下,受各种因素影响,近年来主动管理类基金投资难度加大,较难持续获取超额收益。在此背景下,部分主动管理类基金受到冲击,规模有所缩减。

“ETF市场加速发展的势头不减。面对严酷的市场竞争,主动管理类基金经理须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扩大能力圈,获取长期可持续的业绩。”谭瑶表示,以前的基金管理主要依靠基金经理个人的长期经验,而未来基金业绩想要表现出众离不开投研团队的支持。这意味着,投资经验较少但有着出众投资业绩的新锐基金经理可以借助背后团队的支持,获得较多基金持有人的信赖。

沪上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要想不被市场淘汰,基金经理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持续进化投资框架。“当前ETF行业主题越来越细化,基金经理特别是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做不出超额收益,投资者将会用脚投票,‘躺平’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谈及优秀基金经理需要具备哪些品质?富达国际亚太区股票投资主管Martin Dropkin(马蒂·德普金)曾表示:“对投资的热爱是入场的筹码,同时要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在日复一日的投研中,基金经理要时刻记得自己是为谁而工作,确保自己的投资目标和客户的利益始终保持一致。需要做大量调研,走到产业中挖掘更多信息,还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深入了解客户的诉求。”

关键词: 基金表现 基金业绩 基金持有人 基金产

热门推荐